做笔记要坚持自下而上的迭代框架

学做笔记这么多年,一直有个问题困扰着我,那就是笔记应该如何分类的问题——我当前写的这条笔记应该放到哪个文件夹或者类别?例如,一条关于教育孩子的笔记,它完全可能既涉及到儿童教育,也涉及到心理学,也可能因为可以引申到自身而归属于个人成长,或者还是放到读书笔记目录呢?分类永远是让人头疼的问题。

直到后来接触到双链笔记软件Roam Research,这个问题才逐步解决掉了。其原理就是自下而上的迭代框架。

简单地说,就是放弃人为地给笔记强制进行分类,而是让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生长,随着笔记越写越多,互相之间关联越来越多,最终会长出一个符合你自己习惯的笔记结构出来。这个结构与任何现有的分类都不一样,它是完全与你自身的知识结构相匹配的笔记结构。

具体如何操作呢?有几个参考步骤:

一、写笔记的时候不考虑分类,而是只管写,让笔记保持独立和原子化。
所谓原子化,就是一条笔记只写一个话题,尽可能精炼,不要把所有相关的主题都塞进去。判断标准就是这条笔记脱离上下文也能让自己读懂。

二、给这条笔记取一个概括准确的标题,目的是通过标题就可以被其他笔记所直接引用。如果你写过代码,笔记标题就类似于一个函数的名称,尽可能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它的具体功能。例如:做笔记要坚持自下而上的迭代框架,这个标题就一目了然。

三、关联其他的笔记。多做笔记之间的引用和关联,关联会产生化学反应。一则可以激活老的笔记避免石沉大海,同时也通过关联可以催生出新的想法,实际上这个动作会极大地促进大脑的思考。流行的笔记软件例如Roam Research、Obsidian、Notion甚至国产的语雀、飞书等等,都支持笔记之间建立关联。

最后,如果你按照这个原则去写笔记,当你笔记积累多了,整个笔记库应该是一张庞大的网状结构(如图)。笔记与笔记之间是密集连接的,仿佛就是你的第二大脑。此时,笔记应该如何分类的这个问题完全都不重要了。

多说几句。

一个优秀的笔记系统应该是自生长的,它不是写好之后就一成不变的,你需要经常去浏览,更新润色,建立链接,甚至废弃之后删除,它是跟随人的成长而一起成长的。它应该像是一个数字花园,你需要播种、浇水、施肥、除草等,渐渐的,有些种子就会长成苍天大树(一个主题),有些种子长成花花草草(一篇短文),还有些种子自然死亡变成肥料。

换句话说,笔记系统是生长出来的,不是设计出来的。

系统论里有一条很经典的原则,叫做盖尔定律,它讲的是同样的道理:一个运转正常的复杂系统,总是从一个运转正常的简单系统演化而来,反之亦然。也就是说,一个从零开始设计的复杂系统很难发挥作用,你必须从一个简单且可行的系统开始构建——顶层设计无法应对复杂系统的变化。

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争论,他有一个简明的判断我觉得很值得参考——自上而下的框架适合于已知的领域,自下而上的框架适合于新生事物。毫无疑问,笔记系统是属于后者,因为做笔记就是学习新的知识。